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科频道 >> 专业知识 >> 内容

当前无溶剂复合有哪些问题与不足?

     无溶剂复合,具有上述众多优点,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无视它的问题与不足,只有清楚地了解它固有的缺陷,扬长避短用其所长,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
     1、无溶剂的主要缺陷,是粘合剂的分子量较低,复合时初粘力不足。
     由于无溶剂复合粘合剂不含溶剂,不可能通过溶剂来调节粘合剂的粘度,要使粘合剂的粘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适合施工的水平,所能够考虑的办法,无非两个方面:即升高涂胶温度或者降低粘合剂的分子量。通过加热提高粘合剂的温度,可以降低粘合剂的粘度,但在高温下,会缩短粘合剂的适用期,因此复合加工时粘合剂温度的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双组分胶粘剂一般最高仅70℃~80℃左右;为了使粘合剂粘度满足涂布加工的需要,只能降低无溶剂粘合剂的分子量。
     粘合剂分子量降低的直接结果,则表现为初粘力的下降(一般无溶剂复合的初粘力,仅0.2~0.3N/15mm左右或者更低),远低于干法复合的初粘力(一般在1.0N/15mm以上)。初粘力低,复合薄膜不易收卷,对设备的张力控制系统要求高,对操作工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它以前曾经是妨碍无溶剂复合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机电技术的进步,高质量无溶剂复合机的开发应用,初粘力低引起的卷起隧道效应等收卷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产品的初粘力低,对复合过程的另一不利影响是,使薄膜在熟化以前比较难以通过薄膜的初始粘合情况,对于复合薄膜的最终复合牢度进行预判。无溶剂复合,从复合到熟化完成,需要经过两天左右的时间,即使通过加热快速测试的方法,例如通过涂布、加热升温熟化后测定粘合力,这种检测方法反馈亦较慢,一般要2~4小时后才会得到结果,滞后这么长时间之后发现问题,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也是一些管理及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企业,对无溶剂复合工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如何通过稳定工艺与监控,避免最终复合产品层间粘结强度低下的问题,对于无溶剂复合工作者,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相当棘手的问题。在无溶剂复合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影响复合薄膜最终复合牢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无溶剂复合中胶液的配比。一旦混胶机计量失灵,胶液的配比失当,必将导致复合薄膜层间剥离强度的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将胶液的混合比稳定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大连大富塑料彩印有限公司的吴孝俊等人,提出了测试复合胶液的折射率,监测复合过程中胶液比是否发生异常的方法,经实际应用表明具有较佳的效果,可供业内同仁参考。其理论根据是:只要胶液的配用比例确定,一定温度下,混合后的胶液折射率是一定的(虽然实际复合过程中,胶液受温度、测试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折射率会有一些变化,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粘合剂比例发生变化,那么测出的胶液折射率也会相应的变化。
     折射率的检测可以随时进行,且不影响在线生产,操作十分方便。测试无溶剂粘合剂折射率,一般都使用阿贝折射仪,这种仪器国内已可大量生产,价格也不贵。利用粘合剂的折射率,监测复合过程中粘合剂配方的稳定性,是一个实用性很强而又较为方便易行的方法,值得在无溶剂复合领域推广应用。
     2、粘合剂的品种亟待拓展
     无溶剂复合工艺,原则上可以生产干法复合工艺所生产的所有产品,但许多实用性很强的塑料软包装材料,目前我们还只能采用干法复合工艺生产,而不能采用无溶剂复合生产,例如耐135℃高温的蒸煮薄膜,耐介质类复合薄膜(例如农药包装用复合薄膜)等等,其主要的技术障碍就在于没有可供选用的、高质量的粘合剂。我们国内已经有了众多无溶剂粘合剂的生产企业,对无溶剂复合工艺的推广应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当前呈现着严重的同质性和低水平重复的问题,对此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要尽量避免产品低水平的重复以及由于产品低水平重复而导致的价格战。无熔剂粘合剂生产单位要注意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在确保现有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多开发一些具有特色的新产品,以扩大无溶剂复合产品的应用领域,这既是无溶剂复合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无溶剂粘合剂生产单位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获取丰厚利润的康庄大道。
     3、无溶剂复合机的水平亦待提高
     虽然我们已开发出了为塑料软包装行业认可的、可供实际使用的无溶剂复合机,但在复合速度、稳定性等方面,和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明显的差距(例如目前国产设备的线速度仅300m/min左右,国外设备的最高线速度已超过600m/min),因此我们只能讲,在无溶剂粘合剂复合设备方面有了良好的起步,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可谓任重而道远,对此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IP:
  • 内容: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