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溶剂配比作业可大幅度增加油墨结构稳定性,以保证印刷效果优秀,但国内大部分油墨包装公司对混合溶剂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产品质量不佳及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层出不穷,通用效果不明显。而对所用上机稀释溶剂的严格要求,极大阻碍了油墨的正常使用,具体表现为假稠、耐冲稀性下降、浅版转移差、复合强度低、残留高、气味大等问题,其原因就是溶剂在油墨中没发挥出综合效果。
油墨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按分子机构及习惯用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苯类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
醇类溶剂: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
酯类溶剂:如醋酸乙酯,醋酸丙酯、醋酸酯也在酯类溶剂中
酮类溶剂:如丙酮,丁酮,MIBK,ISO等
醚类溶剂:如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丙二醇甲醚、丁醚等
烷烃类溶剂:如正己烷,甲基环己烷等
胺类溶剂:如一乙醇胺,二甲基甲酰胺等
其他溶剂:如H2O、0#溶剂油,120#汽油等
由于油墨用树脂体系繁多,聚酰胺、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氯化聚丙烯、丙烯酸等溶解和使用方式各不相同,相信同仁已经找到合理的作业方式,但所做油墨具体表现参差不齐,其中一例表现在光泽度上,大部分技术人员为提高表面亮光会寻求高光树脂来体现,以至出现粘性紊乱、干燥及印刷问题,其原因与溶剂的使用关系颇深,现以聚氨酯(油墨)体系示例阐述一下个人心得。
聚氨酯作为油墨制作不是新鲜话题了,日本在80年代,氯化聚丙烯类油墨已占很少部分(大约20%),到90年代末,已全部采用聚酯(一液)型油墨,而现在已全部采用不含苯类溶剂的改性聚氨酯油墨,水性油墨已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现在国内包装企业把卫生和健康作为重点来操作是件庆幸的事情,数量和质量都在高幅度的增长,但真正把其聚氨酯高固低粘及通用性优势发挥出来的不是很多,油墨黏度高低起伏、墨性差、网点转移不完整、印刷效果不稳定、印品后处理效果差等情况接连发生,究其原因不是对连接料不了解,而是对溶剂及其使用没有深入到合理的程度。
聚氨酯油墨有苯有酮型因溶剂挥发彻底导致低残留,所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无苯含酮型因去除了苯类的隐患而得到暂时的替代,而国内外通用的无苯无酮型聚氨酯树脂由于具备了卓越的通用性能及性价比成为聚氨酯油墨的一统者,其所用溶剂为醇酯型,乙醇、异丙醇和部分酯类的合理使用使其具备了卓越的高色度、浅版转移强、操作场合安全健康、印刷品细腻、耐热性优良等特点。客户在使用聚氨酯树脂制作油墨时除了使用酯类、醇类、醇醚族类等常规溶剂外,可根据不同要求,在油墨中加入适量溶解度好、挥发速度适中的中沸点溶剂,如醋酸正丁酯、醋酸正丙酯、正丙醇和丙二醇甲醚等有机溶剂;对油墨体系的溶剂溶解参数及挥发速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油墨体系的附着力及展色性,以便使制作的油墨达到最佳的印刷适性及安全卫生标准。
- 上一篇:塑料薄膜水性凹印油墨推广中的问题
- 下一篇:正确认识醇溶油墨的优点
本类推荐
- 01.·铝箔印刷涂布的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 02.·塑料凹印油墨堵版、油墨转移不良及网点缺失故障处理
- 03.·凹印打样机打样工艺与操作顺序
- 04.·薄膜分切、制袋工序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 05.·水煮袋、蒸煮袋出现分层破袋现象,有哪些影响因素?
- 06.·水性油墨基本配方及水墨生产工艺
- 07.·高速干式复合机张力控制的研究及应用
- 08.·凹印中糊版与拖坏故障解决办法
- 09.·食品包装上常见的质量标志,你都了解吗?
本类热门
- 01.·无溶剂复合与干式复合所用胶辊区别在哪儿?
- 02.·各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功能设计应用分析
- 03.·水基油墨添加剂大汇总,不看不知道!
- 04.·奶膜包装印刷对油墨有哪些技术要求?
- 05.·复合中如何控制熟化温度和时间?
- 06.·复合膜印刷之色调倾向的种类及处理
- 07.·聚氨酯双组分粘合剂有A、B两种组分调和使用
- 08.·如何延长橡皮布的使用寿命?
- 09.·胶印润版液浓度如何调配? 看了你就知道!
- 10.·水辊除脏的方法(很实用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