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频道 >> 凹版印刷 >> 内容

软包装凹版印金、银常见故障及解决对策

 软包装上面印金、银色的目的是提高商品的档次。金墨主要是金粉和连接料调配而成。金粉的组成是金属铜或铜合金。同样情况下金粉颗粒粗,印刷墨层较亮,但缺点是遮盖性不好,不适合用来调配金墨。例如:凹版塑料薄膜印刷所使用的金粉是约含1%树脂的特细级金粉1000目—1200目,与配制普通油墨的颜料相比,金粉具有漂浮的性质和颗粒粗的特点,在连接料中的分散性和承印物上的附着力都比较差。

   金粉特有的这些性质也是导致印金墨时,墨层容易脱落的主要原因。金粉对化学品较敏感,特别是红金最不稳定。除铜金粉外常用的还有铝金粉,铝金粉是铝银粉经过氧化处理后形成的金色粉末,其外观与铜金粉无异,但比重小、稳定性好,所配制的金墨可以长期存放。

   银粉实际上是金属铝,又称铝颜料。按形态可分为粉装和浆装两类;按性能分为漂浮型和非漂浮型,还有水分散型等三类。银粉的颗粒大小以及颗粒形状关系到其反射金属光泽的效果好坏。平片状银粉反射性能最好,一般厚度是0.1μm—2μm片径为几百微米的漂浮型,银粉,印刷后溶剂会从墨层中挥发出去,银墨干燥结膜后,在塑料薄膜上可以形成一层光亮的金属墨。

  
凹版印刷金、银色故障分析

    印金、印银油墨层容易脱落的原因主要是:塑料薄膜进行印金和印银时,产品上墨层容易脱落,用手轻轻一揉墨层就和薄膜粘结面脱落,好像没有附着力一样,这是凹版印金、印银的常见故障之一,分析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1.印刷塑料薄膜表面张力的影响:

印刷材料表面张力过小,不符合印刷要求,严重影响油墨的附着性。塑料凹版印金墨、印银墨和其他塑料油墨一样,是依靠氧化结膜来干燥的,对承印物基材的表面张力有严格的要求。例如:BOPP不能低于38达因、PET不低于52达因、PA表面张力不低于52达因。塑料薄膜由于放置时间过长,表面张力会下降,影响油墨的附着性,所以在印金或者印银时必须要处理符合质量要求的薄膜。常用的就是电晕处理方法,处理原理是将聚丙烯类非极性表面进行高压电的强烈冲击,将表面形成凹凸不平,产生粗糙面。目的是有利于油墨的铺展性、附着性、牢固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金墨和银墨层的印刷适应性,从而提高附着力。
      
   2.产生银墨或金墨层脱落与油墨本身颗粒粗糙度有关:由于金墨或者银墨是金属类物质,颗粒粗、传递性就不好,就容易发生墨层脱落。一般来说,金粉颗粒的厚度为0.12μm—1.75μm、直径为50μm—1000μm,遮盖力极强,平均用量在lOg/m2左右。衡量金粉或者银粉粗细的单位叫“目”,目数越高,金粉(银粉)越细,越有利于传递;相反目数越低,颗粒就越粗,油墨粘度就越小,附着性就越差,也不利于传递。但必须强调的是并非越细越好,过细的金粉或者银粉调配对反射光线具有一定的影响。印刷金银墨时,有必要在调配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调金油或调银油,目的是改善油墨的粘度使其符合印刷质量的要求,同时油墨的附着性也得到提高。为使印刷效果更好,加入调金油透明黄或者透明金黄很有必要,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调配。调配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如果将表印油墨用的透明黄或者调金油放在复合油墨中,将会使油墨体系发生破坏,产生沉淀、分解、膨胀等质量事故,最终是油墨全部报废。一般透明黄或者透明金黄量不超过30%,太多将使印刷产品金色效果受到影响,反光率不高。

   3.产生墨层脱落的原因还与车间环境温湿度、印刷工艺有关:印刷金色或者银色时最好采用恒温恒湿进行,一般建议温度在21℃—23℃,相对湿度在60%—70%。湿度大不利于印刷溶剂的挥发,会在金墨表层形成表干的假象,随着产品的不断收卷最终使溶剂很难挥发出来,使油墨层发生脱落。改善条件就是溶剂采用快干型,如果是复合型树脂体系建议使用甲苯:丁酮:乙酯二60%:20%:20%;如果是表印油墨建议使用甲苯:异丙醇:乙酯二70%:20%:10%。同样,印刷速度过快,将不利于金、银墨层的溶剂挥发。凹版印刷速度很重要,速度/溶剂挥发速率/环境温湿度/实际网辊深度是成正比关系。环境控制好、印刷工艺控制好是印刷金色和银色的首要前提。

印刷金、银色墨层灰暗分析

    1.由于金色或者银色是轻金属物质,相对化学性质就不稳定,容易发生氧化使印刷墨层光泽性变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有这样的体会,调配好的金色不经常搅拌,桶底将发生沉淀物质,上面往往是透明黄等助剂,放上5天后的混合金墨或者银墨,表面有一层发黑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产品光泽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印刷金色时,一定要用循环供墨或者在油墨盘内放置搅拌辊。为解决光泽性变差的问题,在印刷时常常加入透明黄或者透明金黄来解决和改善。

   2.印刷工艺上的不足将影响墨层的反光性,造成墨层灰暗。如果浓度太低,溶剂过多使得金银墨流平性不好,粘度降低,附着性不好。这不仅影响剥离强度和光泽性,而且是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解决办法是适当提高油墨的浓度,减少溶剂的使用量,在增加新油墨时,建议油墨的走向应该沿着油墨搅拌的方向加入。如果有循环供墨系统,也建议常常进行搅拌,这主要是由于金容易沉淀。

   3.凹版版辊网穴浅将使油墨上墨量小,墨层光泽受到影响。如果制版厂本身雕刻得就浅,则要进行重新雕刻,一般控制在35μm—40μm。如果是因为长时间运转或者磨损严重就应该进行处理,符合要求后就再进行印刷。如果网穴深度不符合质量要求,印刷晶常常出现发白的现象。

   4.静电积累也将造成光泽性不好。塑料薄膜上静电积累会引起金、银墨层光泽度低,解决办法是对塑料薄膜进行抗静电处理。现在有抗静电油墨,印刷金或者银色时就不会因为静电原因造成墨层不光亮。

   5.印刷刮刀的影响。印刷刮刀是将多余的油墨刮干净,让网穴内的油墨转移到印刷物上。刮刀压力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上墨量和光泽度。刮刀压力太大、角度太高,印刷品色案就不很理想。为提高印刷品的光泽性就要降低刮刀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刮刀与印刷版的角度在35度是最佳状态,角度太小将造成油墨刮不干净,造成产品报废。

Tags:软包装 凹版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IP:
  • 内容: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