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科技资讯 >> 内容

我国软包装防伪技术的发展方向

    针对目前全球防伪包装技术风行的趋势,国际包装行业对防伪包装材料提出了5项综合指标:时效性、美观性、识别性、通用性、经济性。先进的防伪包装材料必须科技含量高,价格合适,使商品在杜绝假冒的前提下为生产厂家提高信誉度和利润率。
    软包装防伪可以通过包装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及新设备等多方面实施防伪,以达到别人难以仿制的目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仅仅依靠单一方式进行包装防伪远远不够。因为造假者也非等闲之辈,生产厂家该如何防范?
    业内人士认为,实施综合防伪包装,才是行之有效的对策。综合包装防伪技术是以管理科学为指导,突破纯科技防伪思想的局限,以具有极强防伪功能的包装材料为载体,有机地运用各种防伪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设计并制造出具有多功能防伪的包装产品,和具有强制性管理措施的综合性防伪技术。综合包装防伪技术包括防伪科学技术、附属产品功能技术、管理技术、基础材料技术、结构形式技术、警示语技术和报废技术等多个方面。包装产品生产时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被包装产品的假冒。
以前一些厂家采用各种防伪商标,外贴在包装袋上,用来进行产品的防伪。但这种防伪标识即便是易碎纸,也很容易被不法者剥离下来,防伪效果不好,甚至造假者也可以买到或仿造不干胶标贴来贴到假冒商品包装上。但是,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近几年包装防伪技术也同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包装产品已从采用单一防伪手段发展到采用综合防伪手段来保护。包装防伪已经向印刷包装材料防伪、多种印刷工艺相结合、条形码防伪技术、电子标签技术等方向转变。河南科技大学包装工程研究所魏风军对记者表示,在软包装印刷技术领域,可使用版纹防伪技术,采用专用的图形处理软件制作特别复杂、细微、精致、高分辨率的印刷品底纹,达到防伪效果。又如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隐形条形码防伪技术,该类条形码可“消失”于商品包装图案之间, 既不破坏商品包装装潢的完整性,也不影响条形码特性,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软包装防伪技术在走向更加全面的同时,将以更快的速度向深度发展,结合其他防伪技术,进行综合防伪。全息图可以和荧光防伪、数码防伪等新技术结合,以增强防伪力度。易识别、价位适中、难伪造的防伪软包装材料将成为未来软包装防伪技术产品的共同特点。激光全息防伪将以更高技术含量继续在防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全立体、动态、真彩色全息防伪技术将大量被使用,不仅可以起到防伪作用,而且,当光线射入时还能看到动态的三维真彩色图案以烘托产品特征,吸引消费者注意。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防伪产品和防伪技术又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和高难度技术,加大了仿制难度,但识别难度也相应提高了,往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或设备才能识别,或者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识别,这对大宗商品的防伪构成了难度。对于那些购买1袋洗衣粉、1包味精的普通消费者,不可能请专家帮他鉴别商品的真伪或防伪产品本身的真伪,更别说用专门的测试仪器来鉴别产品的真伪了。因此必须开发和生产出广大消费者易于识别而又不易仿制的防伪产品,以满足大量商品的防伪需要。
    软包装防伪最好不需要采用任何检验仪器来鉴定,越直接越好,一看就知道产品是真是假。
    防伪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而且在技术更新上变化很快。软包装产品大多都是生活消费品,与广大的消费者密不可分。深圳市凯力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李善略认为,目前软包装防伪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易识别、难仿制的一线防伪技术,另外,环保也是防伪技术的发展要求,而该公司目前正致力于此。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软包装防伪往往只注重防伪,但存在不注意消费者的识别能力与水平这样的误区,防伪效果不甚理想,同时包装时容易忽视绿色包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论。行之有效的防伪方法应是消费者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容易识别,使用的技术极难仿制,防伪的成本低廉,且在产品包装时采用绿色包装原材料、绿色加工制造技术,这才是软包装防伪的发展方向。
    在包装行业日益趋于微利的时代,广大软包装企业应实行科学管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保护自己的产品不被仿造。目前,世界上包装印刷的假冒制品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而防伪产品每年却只有8%左右的增长,且技术含量高的防伪技术又较少,所以说当前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
    近年来,我国的防伪技术虽然有很大发展与提高,但与当前市场需要仍有较大差距。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企业对防伪态度相当积极,各种防伪技术在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针对假冒伪造活动日益猖獗的情况,我国企业将会更加重视防伪技术,更加积极研发和应用新的防伪技术,防伪技术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只要有利可图,造假分子就不会轻易罢手,防伪也就不可避免。“防伪”与“伪造”的斗争将是长期的,“道”与“魔”的较量不可能一下子结束,未来软包装防伪技术的发展任重道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IP:
  • 内容: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