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科频道 >> 专业知识 >> 内容

塑料包装中塑化剂含量检出限为0.05mg/kg

塑料包装中是否能含有塑化剂?塑化剂从包材迁移到食品中的概率有多大?危害多大?哪些领域是易析出塑化剂的重灾区?塑化剂风波是否会引起包装行业的大洗牌?
    
一、塑料包装中塑化剂含量检出限为0.05mg/kg
     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被称为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在不同材料中,塑化剂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塑料里,则有使塑料制品更加柔软、具有韧性和弹性、更耐用的效果。塑化剂种类可达百余种,被广泛用于各种软包装,其中也包括食品包装。
     国标《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21928-2008)规定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16种)含量的测定。
     目前,检测塑料包装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使用的国标就是GB/T21928-2008。按照GB/T21928-2008,塑料包装中是可以添加塑化剂的,能添加的塑化剂种类是16种。这16种邻苯二甲酸类物质分别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 (DEE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 (DBE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 甲酸二壬酯(DNP)。按GB/T21928-2008标准,塑料包装中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5mg/kg。
     目前,广东省内有东莞、潮州两地对软包装企业依据GB/T21928-2008标准对PE、PP底料添加剂进行了检查。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包装材料容器检验中心副主任谢新艺在接受我刊记者采访时则明确表示目前还没接到上级部门通知要求检测包装中的塑化剂,他表示:“台湾塑化剂风波中,它最大的危害是冒充‘起云剂’直接添加到了食品中,这和包装中含有塑化剂是两个概念。包装企业要注意两点:一是食品企业既然开始关注塑化剂,肯定也会关心包材中是否会迁移塑化剂出来,应该会对包装材料提出更严格的验收要求;第二是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含量也有国家标准,包装企业要严格按照国标生产、使用,不能因为想外观好看而增大含量,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IP:
  • 内容: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加入QQ群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