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软包装杂工-发帖时间:2025/10/28 9:04:32问题一:套色波形偏小,套色时出现偏差
故障原因:
(1)电眼调节不到位;(2)灯源亮度不足;(3)透镜表面透光不足;(4)信号放大问题。
处理方法:
(1)图3为光电眼安装示意图,印刷作业时将电眼的光标焦距调至最适当的位置,一般调节光电眼离印刷材料8mm,并垂直印刷材料时为最适宜,此时光标的亮点和形状最佳,这样采样到的杂波最少,有利于后续波形的比较。
		 
图3 光电眼安装示意图 
	
(2) 光电眼的光源是由一个卤素灯提供,众所周知,卤素灯是通过给钨丝导通足够的电流,使灯丝发热至白炽状态而发出光亮,所以卤素灯的寿命比较短,一般使用2000~2500小时后光源会产生衰减而导致光电眼的光标信号减弱,影响套色效果,此时就应该更换新卤素灯。
(3) 印刷时,在油墨未干的情况下,有些油墨会粘着在光纤电眼的透镜表面,导致光量不足。所以开机前一定要检查电眼透镜表面是否干净,如有污物粘着,可使用纯棉布或棉花沾浓度90%以上的酒精进行擦拭,直至光眼透镜表面透亮。
(4)如果波形较小的色组印刷浅色,则可以通过调节中继箱内信号放大器电路板上的增益旋钮,使用电笔将旋钮向右缓慢旋转直至显示器上波形放大至正常工作波形即可,不过这种方法调整的幅度有限。
问题二:套色波形无显示,直接为一条直线
故障原因:
(1)脉冲发生器异常;(2)色组间通讯异常。
处理方法:
(1)编码器对印刷版辊的实时位置进行跟踪,如果系统检测不到编码器信号,那波形自然无法显示,检测方法为:停机并将无波形色组打至“单动”模式,然后点动设备并查看套印人机界面,人机界面调整至确认页面(如图4),如PG这一栏显示的数值无变化,即可判断该色组印刷版辊编码器损坏,此时只须更换该编码器即可排除故障。
		 
图4 色组人机界面 
	
(2)套色无波形色组呈现后有前无(例如7~10色组和裁切有波形,1~6色组无波形),因为DT-2000的通讯采用的是串行通讯,所以这种情况一般即第六色组的和第七色组的通讯断开引起的,处理方法一般为重新拔插通讯线或用网线检测器检查网线连接情况后更换网线或水晶接头。
问题三:套色波形在门电路内左右移动
故障原因:
(1)印刷版辊编码器信号异常;(2) 版辊与版辊堵头连接异常。
处理方法:
(1)因为编码器跟印刷版辊保持严格的同步,如果编码器软联接松动打滑,那印刷版辊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跑偏现象,造成套色波形往左/右跑动,这时只要对编码器的软联接两端进行加固,波形自然就稳定下来了。
(2)套色波形是否左/右移动直接体现了印刷版辊每次印刷色标位置的准确性,而印刷版辊是通过色组两端的堵头进行固定,印刷版辊上的键槽与堵头上的键之间的游隙如果过大,会使印刷版辊每旋转一周,就会产生一些偏差,此时就需要拆下印刷版辊,测量键槽和键的大小,重新更换新键或版辊。
问题四:套色波形跑动大
故障原因:
(1)印刷版辊、压印辊不合格或安装不到位;(2)压印辊质量不合格。
处理方法:
(1)印刷版辊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印刷精度,但是安装的是否到位也同样影响印刷精度,所以印刷版辊的同心度就必须保证在公差允许范围。针对这个问题,第一次安装印刷版辊和堵头时,须用百分表对堵头和印刷版辊的同心度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达到印刷要求。
(2)印刷版辊是通过压印辊相合压才能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的,因此,压印辊同心度必须保证同心。压印辊由于纸张张力影响,经过几万至几十万转后会产生分层现象,会严重影响套色的效果。此时须将压印辊卸下来重新打磨,消除分层的部分才能重新进行印刷工作。
  | 
  
- ·凹印套色4大“疑难杂症”如何破解?看完就懂了[10-28
 - ·调墨师不告诉你的凹印油墨问题,其实九步就彻底[10-14
 - ·这几个凹印难题你可知道如何解决?[7-7
 - ·凹印“网点丢失”问题的应对策略[7-7
 - ·凹印中黑墨溶墨与泛白现象的解决技巧[7-7
 -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对凹印软包装的影响及应对方法[6-6
 - ·凹印套印波动问题全方位分析解决![5-23
 - ·经验总结:软包装厂高效的印刷操作工序[5-17
 - ·印刷溶剂残留控制要点[5-17
 - ·凹印过程中的色彩校正[5-5
 
公众号 客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