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软包装杂工-发帖时间:2025/9/4 8:26:09◉ 剥离强度不足
镀铝薄膜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常常遭遇两大棘手问题:其一,复合时的剥离强度不够;其二,产品外观出现白色斑点。这些问题的产生涉及多个因素。在复合镀铝膜及纯铝箔时,若薄膜表面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发生氧化,或镀铝及纯铝的质量未达标,都会削弱复合牢度。同时,表面的氧化也会降低其极性,导致处理效果欠佳,从而容易引发离层现象。此外,若镀铝过程中所采用的PET、CPP等材料处理不当、质量不佳,同样会引发复合后的镀铝层脱落等问题。镀铝薄膜的剥离强度不足主要因黏合剂层与界面层的结合强度,以及镀层在不同材料间的牢度不足所导致,特别是在潮湿或不均一的材料界面处。
◉ 白斑点问题
在镀铝复合膜的生产过程中,斑点问题常不可避免,它不仅影响普通塑/塑复合膜的质量,在镀铝复合膜上更是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斑点可能呈现白色或灰色,其分布随机且大小不一,常出现在满版白或浅黄底色的印刷区域。经过熟化后,斑点情况会有所改善,但无法完全消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镀铝膜的复合使得墨色变暗,因此斑点问题在镀铝复合膜上显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在仅有白墨的区域。白斑点的形成常伴随于复合过程中,表面胶量不足是其主要原因,表观上胶量因多种因素降低,未能均匀覆盖导致斑点显现。
02 问题原因与解决策略
◉ 剥离强度影响因素
在复合过程中,BOPP/VMCPP和PET/VMCPP的剥离强度常常显得不足。这主要受到两个核心因素的影响:一是黏合剂层与VM界面层的结合强度,二是VM层与CPP界面的镀层牢度。在多数情况下,剥离破坏会出现在VM层与CPP的界面位置,且仅当VM层发生转移时,剥离强度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为了提高剥离强度,需要确保镀铝膜和基膜之间的附着力。不同材料和工艺的复合膜需专注界面间的良好结合,这样才能在高温和湿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剥离强度。
◉ 白斑点形成原因
斑点问题在镀铝复合膜的生产过程中常不可避免,其产生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 表观上胶量不足。上胶量,这一指标综合了胶水的浓度、粘度,以及涂胶辊的网线数、网穴形状和深度等多个因素。在复合过程中,墨层会吸收部分胶水,因此实际参与复合的上胶量与表面所见并不一致,我们称之为表观上胶量。通常,印刷薄膜的墨层越厚,其表观上胶量相对越小。若印刷白版在每次印刷时的油墨粘度保持恒定,那么在新版时墨层较厚,而随着印刷长度的增加,墨层逐渐变薄,此时复合的表观上胶量会相应增大,从而有助于减少白点的产生。此外,复合压力不足或复合辊温度过低、印刷墨层中残留溶剂过多、以及墨层中残留含活性氢物质,例如水和醇类,均为白斑点的产生主要与上胶量、印刷墨层中残留溶剂、以及复合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控制有关,这些问题导致油墨与基膜之间的结合不均一。
◉ 解决策略总结
针对斑点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a. 定期对涂胶辊进行清洗,以维持稳定的上胶量;
b. 在干法机停机时,及时启动涂胶辊进行空转,防止堵版现象的发生;
c. 根据印刷品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胶水的浓度;
d. 依据印刷状态,精心选择适合的涂胶辊。除此之外,通过提高生产速度来减少水分混入的机会,以及提升第一段烘干箱的温度,以降低水分混入的可能性,均为有效策略。同时,提升复合工艺的精确性,定期维护设备,清洗涂胶辊,调整胶水浓度及印刷状态,是有效减少白斑点和提高剥离强度的关键措施。
|
如遇无效、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见面交易,切勿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相关贴子
- ·流延膜热封温度探讨分享[9-12
- ·干燥温度和时间对PP薄膜的影响及优化建议[9-8
- ·如何防止原材料中的杂质影响薄膜质量方法分享[9-5
- ·镀铝薄膜的剥离强度和白斑点问题解决[9-4
- ·BOPP薄膜破膜原因及处理方法分享[9-3
- ·关于聚丙烯(PP)材料特性和改性方法的探讨[8-28
- ·调整压辊压力对薄膜平整性的影响及优化方法[8-27
- ·薄膜生产线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8-25
- ·如何确保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符合标准[8-22
- ·如何准确检测BOPP薄膜的热封强度[8-21
订阅
公众号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客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