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李成-发帖时间:2021/5/4 8:58:35
随着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彩色印刷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可以说是一直是广大印刷产品生产企业及印刷机械生产厂家关注着的一个大问题。而套色印刷(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件比较头疼的事情,有时问题很难找到。我们认为影响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有:印刷材料、印刷材料的物理性能、张力不稳定、印刷机性能、使用者操作方法、印刷环境、凹版适应性等。
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印刷材料、印刷机性能、操作方法、印刷环境、凹版适性等,出现问题后要在各有关因素中进行排查,分别予以协调解决。
1. 印刷材料对套印不准的影响,由于印刷环境温度、 湿度的差异,必然引起承印材料的变形,所以建议在印刷前三天将承印材料放到车间,以提高其温湿适性,防止料卷出汗现象的产生;及时总结不同材料、不同品牌承印物和油墨的印刷适性;承印物本身的不平整、内部张力不均匀、边缘受潮(尤其是光电信号套色端)等,都会造成套印偏差。
2. 张力不稳定是影响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复杂的。众所周知张力不稳定肯定会导致套印精度的下降。但张力的不稳定又分为以下几种:
(a)在放卷的过程中,放卷的直径是不断变化的,卷径检测的不准确,必然引起料带张力的变化。
(b)张力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失真,引起张力不稳。如摆辊检测装置,若由于涨紧套的松动,导致检测失真,必然给PLC一个错误的信号,这样它也会发出来一个错误的指令,最终导致套印不准。
(c)凹印机各主要构件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超差,也是引起张力浮动的重要因素。假如凹印机中导向辊加工精度差,就不能保证料的张力稳定,进而影响印刷效果,对导向辊的整体要求是:
①导向辊之间要互相平行,平行度不超过0.05mm,在加工时要求导向辊圆跳动不能大于0.02mm。跳动太大,料的张力会随着导向辊的转动而发生无规则的变化。
②导向辊平衡,如果不平衡,导向辊在一周内的转速时刻发生变化。一般要求导向辊外径处偏重不超过5克,用手转动导向辊,手松开后,导向辊能够较长时间地转动,用手使其停止,能够在任意位置停住。
③导向辊要尽可能的轻,转动惯要尽量小,以便与主机速度保持一致。
(d)凹印机在不停机自动裁切过程中,接料和断 料都会使整机原已稳定的张力发生突然的变化。
(e) 承印材料的质量的影响,料卷在印刷过程中的动 拉力的不断变化可引起张力推动料带内在的不均匀性,会引起张力的波动变化,而且料卷越重,机械拉动起步越快,所施加的张力就越大,料卷越重,速度变化越快,张力的变化也就越快,这样造成印刷套印误差就越大。除此之外,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对整机的张力波动带来微妙的变化。
3. 印刷机本身性能影响套印也是比较严重的,如压印胶辊硬度不合适,或压印胶辊外径不圆都是影响套印的;整机机架的稳定性,也对套印影响较大。 现在带自动套准装置的凹版印刷机精度一般在0.15mm以内,设备精度越高当然越容易克服套印偏差。如果精度下降,首先要恢复精度,否则套印偏差较难克服。
4. 在操作上,引起套印偏差的原因有:
①刮墨刀调整不合适,导致光电信号端油墨脏污,电眼接受信号失真。
②凹版滚筒两端或中间积墨,影响压力及走料张力变化。
③加紧印版的齿箱,横向调版磨损有间隙,导致顶版轴径向跳动严重或轴向穿动。 (或者说版辊没有加紧,1.单边键 2.气压不足)
④印版轴心线与压印胶辊轴心线不平行。主要由于压印胶辊没有和版辊找平行和水平所致。
⑤凹版印刷路线较长,承印物在运动时受印刷压力、张力拉伸以及烘干温度的作用,伴随承印物中液体物的挥发,使纤维收缩后会产生变形,超过一定量就会影响套印精度。如果油墨的干燥时间不同(即印刷速度不同),干燥温度不同,纤维收缩变形的色序位置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套版每次印刷套印偏差各不相同的一个原因。这就要求印刷工在操作时,熟练掌握各承印材料的特性,各种材料在印刷时的干燥温度及印刷速度;带静电的承印物在印刷时会产生毛刺、木纹或飞墨等现象,也会影响印刷走料的平稳。运动中的承印物发生静电吸附作用,会影响张力的稳定而导致套印偏差,这需要适当增加印刷环境的湿度或启用静电消除机构。
5. 印刷环境、凹版适性,引起套印偏差的原因有:由于环境温度、湿度引起纸张的变形,最终导致套印不准;而凹版适性主要是由于制版过程,印版两侧图案圆周上有偏差,导致左右不能同时套色,或者各版辊之间的递增量不合适,不能够弥补承印材料的变形量,也是套印不准的直接原因。
6. 套色系统出现问题,套色系统有检测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光电开关或光电眼)、执行电机、套色电脑等组成。每一环节不正常都可能影响套色 总之出现套印不准问题后,要在各有关因素中进行排查,分别予以协调解决。
那么针对套印不准问题,一般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印刷厂首先应确保印刷环境温湿度的稳定性;在印刷前三天将承印材料放到车间,以提高其温湿适性,防止出汗现象的产生;及时总结不同材料、不同品牌承印物和油墨的印刷适性;
②首次印刷需协调张力拉伸、印刷压力、刮墨刀位、油墨配比、稀料配比、油墨黏度、烘干温度以及印刷机速等。
③制作凹印版滚时,在工艺条件稳定、材料收缩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事先给予一定的伸放量,以弥补承印材料的变形量。
④对于轮转机来说,一般是周向依色序递增、轴向依色序倒递增。对于单张凹印机来说,一般轴向和周向均为依色序递增。对于单张凹印配胶印来说,先凹印,后胶印,较易调整套印问题和确保印品质量的稳定性。
⑤另外,着墨面积越大,承印物收缩变形量也越大,在制版时考虑进去。安排印刷色序时尽量将有套色要求的色别靠近, 减少受材料变形的影响。
⑥对于细小文字和图案的叠色或套印应尽量避免,采用专色版的做法较好;必须要套色的,应根据不同色相的具体情况和凹印机的精度,适当做括缩边。
|
- ·凹印过程中的色彩校正[5-5
- ·凹印水性油墨pH值与印刷适性的关系[5-5
- ·凹印水性油墨使用要领[5-5
- ·凹印水性油墨在应用中表现出来的亮点[5-5
- ·凹印水性油墨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5-5
- ·凹版印刷做好这七点才是高手![5-5
- ·薄膜凹印水墨的印刷问题解决,与大家分享![5-3
- ·真假MDC陶瓷刮墨刀质量如何来鉴别,这回都说[4-21
- ·凹版印刷中油墨九大故障及处理方法[4-19
- ·印刷套印不准问题[4-7
公众号 客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