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软包装杂工-发帖时间:2025/3/18 8:37:50印刷图像白化问题
油墨干燥速度过快,导致其可转移性降低,使得承印物上的油墨量不足,墨层过薄。同时,溶剂的快速挥发也会影响墨层的均匀性和结膜质量,从而出现发白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尝试添加缓干稀释剂来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
印刷机长时间运行后,操作员可能因频繁添加单一溶剂而破坏了油墨中原始混合溶剂的快慢干成分平衡。这会导致干燥结膜时墨水层变得粗糙并呈现白色。此时,应适量添加缓干稀释剂以恢复平衡。
在印刷过程中,若操作人员持续添加溶剂而忽略了合成树脂的补充,那么油墨中的树脂成分将相对减少。这会影响干燥时薄膜的平滑性,进而导致图像发白。为避免这种情况,添加溶剂时应同时补充慢干稀释剂,以确保树脂与溶剂的平衡。
如果车间湿度过高或溶剂中混入水分,也会因油墨结膜不良而出现白化现象。除了确保不添加水溶剂外,还需对车间进行除湿处理。
印刷图像缺陷
(1) 印刷品的光泽度问题
由于上述所提及的导致白化现象的因素都会对光泽度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注意避免。有时,即便未出现明显的白化,光泽度的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
车间环境的清洁程度同样会影响印刷品的光泽。灰尘对印刷表面的粘附或与油墨的混合,都会导致光泽度的降低。
(2) 细网点打印问题及粗网点缺陷
油墨的粘度过高会阻碍细网点中的油墨顺利转移到承印物上。此时,可以通过添加慢干稀释剂来降低粘度,改善打印效果。
如果油墨干燥速度过快,印版细网孔中的油墨可能会在转移前就干燥结膜,而粗网孔中的部分油墨也会因干燥而无法正常打印,从而产生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尝试添加缓干稀释剂来延长干燥时间。
印刷过程中的压力控制不当或承印物表面不平整,也可能导致印刷故障和缺陷的出现。因此,需要调整适当的压力并确保承印物表面的平整度。
(3)印刷图像边缘出现墨水染色。
当油墨粘度过高时,刮刀可能无法完全清除油墨,导致边缘染色。此时,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粘度或添加慢干和快干稀释剂来解决。
如果刮刀的角度和压力设置不当,也会出现此类问题。因此,需要调整刮刀的角度和压力,以确保其与承印物表面良好接触。
(4)图像末尾出现线条。
线条出现在图像末尾通常被称为尾部拖动。这可能是由于油墨中含有粗糙或坚硬的颗粒,或是混合了灰尘所致。为解决此问题,应更换新的油墨,并确保油墨存放在干净的环境中。
刮板的小缺陷也可能导致拖尾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更换刮板。
(5)第二种颜色无法覆盖在先前的墨水上。
如果两种墨水的类型或成分存在差异,它们之间的亲和力可能较差,从而无法覆盖。为避免此类问题,应选择相同类型的墨水进行印刷。
在炎热的天气里,印刷操作员可能会向油墨中添加硅润滑剂,这会影响印刷效果。因此,应避免使用硅润滑剂,并选择缓慢干燥的稀释剂来替代。
有时,第二个色板的印刷力度可能不够,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颜色能够正确覆盖。
(6)印刷表面受到污染。
如果基材表面不平整或受到污染,会影响印刷质量。因此,在印刷前应对基材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油墨中混入大量水分或印刷过程中过量添加某些溶剂,会导致油墨中的溶剂平衡失调。为解决此问题,应更换新的油墨,并确保在印刷过程中控制好溶剂的添加量。
印刷品与墨层之间的粘附力问题
在印刷品堆叠一段时间后,有时会发现油墨层与印刷品背面粘合过紧,难以揭下。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车间温度过高、印刷速度过快,或者机器上吹热风后未及时吹冷风,导致印刷后的油墨未能完全干燥和冷却,从而粘附在印刷背面。需要留意并调整上述的印刷条件。
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溶剂过多(如丁醇),干燥速度慢,残留量高,或者油墨中混入了具有促氧化性能的物质(如多价金属铅、钴和锰的盐),这些都会导致油墨层在储存期间逐渐氧化和粘稠。应减少溶剂的使用量,并避免油墨与这类物质的混合或接触。
印刷品的储存条件不佳,如仓库内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者套印过多、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粘合问题。需要注意并改善储存环境,适当调整套印和压力。
油墨中使用的合成树脂软化点过低,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如果发生,应由油墨制造商负责解决。
印版深度过深或墨层过厚,同样会导致粘合问题。此时,需要调整印版的深度以解决此问题。
复合袋制作后出现溶剂气味
在复合袋制作完成后,有时会闻到一股溶剂气味,这可能是由于印刷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丁醇或二甲苯,这些溶剂在印刷后未能完全干燥,从而在薄膜中残留并缓慢逸出。为了减少这种气味,我们需要在印刷过程中尽可能少地添加这些溶剂。
另外,印刷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加热干燥不足,使得油墨在干燥时被重新卷绕并复合,进而造成溶剂残留过多。因此,在制作复合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油墨已经充分干燥。
印刷不耐烹调
在烹饪和消毒后,复合食品袋上的印迹和渗透往往会变得模糊,这主要是由于复合塑料油墨的特性以及合成树脂在加热和压力下的软化所致。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应选用耐蒸煮和消毒的复合塑料油墨。同时,经过蒸煮消毒的复合食品袋包装的食品中可能存在氰基毒性,这源于不稳定的多异氰酸酯复合粘合剂以及烹饪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氰基,也可能与油墨中使用的多异氰酸酯有关。因此,在重印前,应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测试以确保安全性。
|
如遇无效、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见面交易,切勿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相关贴子
- ·真假MDC陶瓷刮墨刀质量如何来鉴别,这回都说[4-21
- ·凹版印刷中油墨九大故障及处理方法[4-19
- ·印刷套印不准问题[4-7
- ·薄膜标签印刷掉墨? 这个问题需要这样解决![4-7
- ·凹印套印波动问题全解析,助你印刷质量提升![3-24
- ·薄膜凹印“起脏”故障的全攻略[3-19
- ·塑料袋印刷中的这些问题,你都遇到过吗?怎么解[3-18
- ·如何有效的提升凹印效率和印刷质量?[3-8
- ·如何解决凹版印刷中“套印不准”的问题?[3-6
- ·凹版印刷中咬色现象的解决方法[2-28
订阅
公众号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客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