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版须知:油墨 |
![]() ![]() |
楼主-发帖时间:2023/10/25 21:54:09油墨印刷粘度控制不当会严重影响印品成品率! |
![]()
|
在凹版塑料印刷中,经常会堵版、脏版、印品光泽度、墨层牢固度、图文有水痕状缺失、静电毛刺等印刷故障,有经验的师博会有很多办法来改善,在这里着重介绍一点:油墨粘度控制的重大影响!
凹版印刷中,多数质量问题都与油墨粘度控制不当有着极大的关系,严重影响印品的质量、降低印刷生产效率、增加印刷成本。 一、堵版 首先,我们说说油墨粘度控制与堵版的关系。 在日常印刷中,经常会出现浅网出不来,一般师傅首先考虑是油墨问题,堵版了,需要擦洗网版。这种处理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我们是否考虑一下,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堵版故障,减少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下面我们来解析: 堵版是版辊网眼被干结的油墨或其它杂质堵住了,油墨无法进入网眼或进入极少,造成这一部分图案印不出来。 凹版网眼中的油墨转移到基材质上的比例通常由油墨状况、印刷速度决定的,通常转移率为50-70%,还有50-30的油墨残留在网眼中,当这些残留的油墨由于某些因素发生干固时,版辊即使再次浸到油墨中也不能完全溶解,久而久之,网穴越来越浅,油墨转移率降低,最后发生堵版。 造成油墨干固的因素: 1、溶剂与印速不匹配,干燥太快; 1、刮刀位置与压印点太远,凹眼中油墨长时间得不到转移,逐渐干结。 2、印刷机凹版辊筒直径太大,在墨槽中浸入太浅。 3、干燥箱中的热风漏出来吹到版辊表面; 4、长时间停机时,版本辊空转,油墨在网眼中长时间得不到转移,逐渐干结。 实践证明,凹印时油墨被转移效果的好坏在使用工艺中主要跟油墨的印刷粘度有关。油墨印刷粘度有一定的工艺控制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油墨印刷粘度越大,油墨转移的效果就越差。当油墨印刷粘度过大时,流动性相对就差,着色颜料细微粒子呈拥挤状态存在,容易堆积在一起,这样着色粒子就不能更加顺利地进入印版网穴,甚至根本就不能进入网穴内,就更谈不上转移了,这就是所谓的“堵版”现象。 通常印刷速度越高时,要求油墨粘度相对适当地降低,确保油墨胶体体系处于非饱和状态,让颜料等微粒能很好地分散在树脂液中形成均匀细腻的胶体体系,这样油墨就能顺利快速地进出网穴,避免堵版。 在实践中,特别是在高速凹印(印刷速度在180m/min以上)机上,为了既能保证良好的转移效果,又能长时间印刷,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在11~15s(3#察恩杯)之间寻找油墨印刷粘度的理想状态点。 当然引起堵版故障的原因还有杂质混入油墨中引起、凹版内壁纸粗糙影响油墨快速转移、误用溶剂或异种油墨的混入造成油墨变质、以及双液反应型油墨发生交联等化学反应使油墨流动性变差,粘度升高,转移率随之降低,造成堵版等等情况都需考虑到位。 二、脏版 在塑料薄膜凹印中,还经常出现脏版问题。脏版是由于印的非图文部的油墨未刮干净,印刷时转移到薄膜上面成片状或线状的污染。脏版现象的根源除了与刮刀硬度、刮刀压力、刮刀的接触角度、印版滚筒的质量有关外,还与油墨的印刷粘度有关。 油墨印刷粘度太大时,油墨与印版滚筒的亲和性强,在刮刀压力作用下,油墨树脂成分便会紧紧地黏在印版滚筒上,在固定角度的刮刀作用下,粘度越高越不容易被刮干净,便出现片状脏污。另外在刮刀和印版滚筒的相对高速运动之下,油墨粘度大流动性差,容易堆积在一起,刮刀和印版滚筒容易损伤,从而容易发生线状脏污。 一般来说,油墨印刷粘度越小,脏版现象就越不容易发生。 三、印品光泽 以上两点是油墨粘度过大引起的印刷故障,那么如果油墨印刷粘度太小,说明油墨中有机溶剂含量多,而有效着色等成分相对要少,这样在干燥时便不能形成足够厚而平滑的膜层,使得最终的印品图案色泽不够,缺乏光泽。因此,在一定网辊与印刷速度的前提下,如果印品要求有较好的光泽度,一般要考虑使用相对较大的油墨印刷粘度(13~16s,3#察恩杯),使留在膜材上的图案成膜物质成分相对要多一些,以满足印品的色泽需要。 四、静电现象 在保持正常的环境湿度下,油墨印刷粘度在15s(3#察恩杯)以上,低速印刷一般不会发生静电现象。但在印刷速度在120-180m/min以上时,油墨印刷粘度要降到14s(3#察恩杯)以下,随着粘度的降低,线状胡须、斑纹状、边缘排斥、飞墨、转移不良、水渍状等静电现象会随之发生并加重。 因此,软包厂一般在11~17s(3#察恩杯)之间建立油墨印刷粘度的理想状态点。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出现静电现象,本着互相兼顾的原则,一般不建议用提高油墨印刷粘度的方法来消除静电,而是通过保持正常的环境湿度、改变稀释剂成分结构、安装消除静电毛刷、使用防静电剂等方法消除静电。这样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与成品率。 五、气泡 在印刷过程中,墨盘中出现大量气泡,附着在版辊上,运行到刮刀处气泡破裂,使图文的网点消失,出现图文水痕状缺失或污染空白处的现象。 一般油墨中都会有消泡助剂,但当油墨粘度越大,油墨表面张力相对也会大,容易产生气泡;再者当油墨在循环系统吸进空气形成气泡,如果粘度大时气泡不容易破裂而造成大量的气泡。 总之,在印刷过程中,为了得到色调一致的印刷品,必须保持一定的印刷粘度,这是因为油墨的粘度、溶剂干燥速率以及印刷速度这三要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通常在高速印刷时使用低粘度油墨,低速印刷时使用高粘度油墨,但还需要根据版深,有无层次变化等情况,再结合油墨的转移性、流动性、浓度等,选择出最适宜的印刷粘度进行印刷。 *特别提醒*:油墨的稀释方法: 由于凹版油墨使用的是专用低沸点溶剂,正确的稀释方法是一边搅拌油墨一边慢慢倒入溶剂,因为油墨中的颜料粒子是被包在树脂里面而均匀分布在整个体系中,若用多量的溶剂并急速地稀释,油墨受到溶剂冲击后,往往使均匀分布的颜料粒子形成裸露状态,可能造成局部颜料粒子聚集,颗粒增大,使油墨失去应有的光泽度和透明性,令印刷效果下降,在这一点上,需请印刷厂特别注意。 |
[Top] |
|
论坛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