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版须知:复合 |
![]() ![]() |
楼主-发帖时间:2023/5/11 13:36:17复合膜卷窜卷(收卷不齐)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
![]()
|
所谓窜卷是指复合膜卷端面不齐的现象,如图1所示。由于已经存在窜卷现象的复合膜卷会对后加工工序(如分切、制袋、自动包装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通常将其作为一种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本文,笔者将对复合膜卷窜卷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图1 窜卷现象 ![]() 对窜卷现象产生原因的不同看法 关于窜卷现象的产生原因,过去的一种普遍说法是复合膜层间胶黏剂尚未完全固化,致使复合膜在两层基材间发生错位/滑移,并据此将窜卷现象的原因归罪于所使用的胶黏剂存在质量问题,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涂胶量过大。 如果承认是复合膜层间胶黏剂不干导致窜卷现象发生,那么就应该说:刚下机的复合膜层间胶层的固化状态(反应完成率,见图2)处在胶层固化反应的初始阶段,是胶黏剂不干现象最严重的阶段,处在此阶段的所有复合膜卷都应该存在窜卷现象,或者说,刚下机的复合膜卷都应该存在窜卷现象!而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承认涂胶量过大是导致复合膜卷窜卷现象的原因,那么,据此推理,所有加工蒸煮袋的客户每天都会遇到窜卷问题,因为加工蒸煮袋复合材料时涂胶量一般会在4g/m2以上,是所有复合材料加工中用胶量最大的一个品种。而事实也并非如此! 窜卷现象是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的一种常见问题,但不是普遍问题。这就从反面证明了胶黏剂不干现象以及所谓的涂胶量过大与窜卷现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通过复合膜的剪切力试验证明即使是在复合膜层间剥离力较低的情况下(注意:胶黏剂不干并不意味着剥离力低),在复合膜层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剪切力,而复合膜要发生层间滑移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这个剪切力,但数据表明这个剪切力是很难或者无法克服的。 窜卷现象原因分析 窜卷现象发生时,复合膜不是在构成复合膜的两个基材的胶层间发生了错位,而是在两层复合膜相互接触的界面(复合膜的内、外层的外表面)之间发生了错位,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复合膜卷内部的复合膜内、外层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了使之能横向滑动错位的推动力。另一个重要的基础原因是,复合膜卷收卷硬度不足。而导致错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归纳如下。 1.形成窜卷现象的必要条件 (1)收卷轴跳动。 (2)接触辊跳动。 (3)接触辊歪斜,与膜卷呈点接触状态。 (4)所卷取的膜卷硬度不足,存在外硬内软现象(注:足够的膜卷硬度是收卷张力和接触辊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5)收卷纸芯的实际直径明显小于收卷机张力控制系统的设定值。 (6)分切时,复合膜卷尚未充分冷却。膜卷充分冷却/收缩后形成了外紧内松的状态。 (7)复合膜内层基材应用了较少的开口剂和过多的爽滑剂。 (8)所卷取的膜卷存在“一头硬、一头软”的情况。而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基材本身厚薄不均,存在“荡边”“凸筋”等现象;印刷图案分布不均,导致复合膜卷局部硬度有差异;涂胶量不均,一头多、一头少;基材热收缩率较大,同时熟化环境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导致复合膜发生不均匀的收缩。 2.形成窜卷现象的充分条件 形成窜卷现象的充分条件是收卷硬度不足。 窜卷现象解决对策 (1)在新的纸芯上,胶带要尽量贴满,以保证换卷后的初始阶段在被收卷的复合膜各处的张力的均匀性。 (2)所使用的纸芯应具备足够的刚性,收卷过程中不能发生“瘪芯”现象。 (3)使用双收双放复合机时,收卷机张力控制系统中的纸芯直径设定值须不大于实际纸芯直径。 (4)及时维修设备,消除收卷轴和接触辊的跳动现象。 (5)调整接触辊,使之与复合膜卷呈线接触状态。 (6)确保涂胶量左右均匀。 (7)起始收卷张力应不低于(烘箱张力或桥张力+第二放卷张力)×80%;如果已知复合膜表面摩擦系统很低,在不出现纵向隧道的前提下,应继续加大起始收卷张力。 (8)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收卷锥度曲线和接触辊压力,使复合膜卷保持内外硬度一致或内紧外松的状态。 (9)尽量不使用有明显“荡边”“凸筋”现象的复合基材。 (10)对于明显的收卷硬度左右不一致的复合膜卷,可在收卷过程中采用“夹条”的方法进行校正。 (11)使熟化室(箱)内的温度分布均匀化。 (12)所用复合基材在熟化条件下的热收缩率应尽量小,且应相近。 (13)分切前,要使复合膜卷充分冷却。 (14)提高复合膜内外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
[Top] |
|
论坛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