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版须知:油墨 |
![]() ![]() |
楼主-发帖时间:2023/4/20 11:17:31凹印油墨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 |
![]()
|
在凹版印刷中,油墨的质量是影响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油墨厂商供给的名目繁多的油墨,如何选择出适合自己产品的高质量油墨对印刷经营者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效益问题。 为印刷出符合要求的印刷品,油墨必须具备一定的性质。它主要包括颜色、粘度、触变性、粘着度、粘弹性、干燥性、细度、着色力和各种耐性。对于印刷工来说不可能全面做出检测,但需对待购的油墨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常规检测。 颜色 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同一种颜色的色差要小,故对颜色的检测十分重要。检测颜色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小调墨刀取样准油墨(标样)和待检油墨(检样)各少量,分别置于玻璃板上,并各将其调匀。 (2)用小调墨刀取标样少许涂抹于刮样纸的左上方处,二者的位置应相邻而不相连。 (3)用刮刀用力自上而下将两个油墨在纸上刮成薄层。当刮至5cm左右黑线以下处时,将刮刀渐渐放平,同时减少用力以便油墨在纸上形成较厚的油墨层。在较厚的油墨层上方盖一小片玻璃纸,以免造成污脏。 (4)凭经验用肉眼观察标样与检样在底色、面色及墨色方面的差别。判断底色时,应将刮样纸背对光源,通过透视的方法进行观察的颜色。面色是指油墨在正常情况下观察的颜色。墨色是指一堆油墨的颜色。 丝头 油墨的丝头长短是指油墨的所谓的丝头如何。例如,打开一桶戴购的油墨,用调墨棒搅拌均匀,然后用小刀将油墨挑起来,油墨往下流动,并拉成细丝。如果油墨从小刀流下时,其细丝连续不断,就叫丝头长。丝头长的油墨当流下的细丝断开时,会出现细丝回缩现象。如果油墨从小刀流下时,断开较快,而且其细丝是断断续续的,就叫丝头短。丝头短的油墨当流下的细丝断开时,其细丝回缩现象比丝头长的油墨要轻的多。在印刷过程中,一般来说丝头长的油墨下墨性好,丝头短的油墨则在墨斗里流动性差,下墨不好,在版锟上分布性也差。但丝头也不能过长,否则其分离的细丝会形成雾状而造成“飞色”之弊。 细度 油墨的细度表示颜料(包括添充料)颗粒的大小,以及颜粒在连接料中的分布均匀度。细度对印刷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对凹版印刷来说,如果油墨的细度差,容易产生网点空虚、扩展或发生糊版等现象。细度可用细度仪来测量。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取待检油墨少量,稀释至恰当浓度,然后放在细度仪凹槽最深处。 (2)用刮刀从凹槽最深处匀速移动至最浅处,在油墨充满凹槽时,观察颗粒密集点的位置,并从凹槽两边的刻度读出密度值。一般油墨的细度应在25μm以内才算合格。 在印刷过程中,常用肉眼粗略判定油墨的细度,具体做法是将油墨滴在光滑的纸面上,用墨刀刮开油墨的情况。若油墨表面光滑均匀,则细度好,若油墨表面粗糙,有明显的颗粒痕迹,则细度差。 粘度 油墨是粘性流体,在流动时具有内摩擦力,这种阻力的大小,可用粘度来表示。粘度的车测定印刷经营者非常重要。例如,同一价格购买的油墨,在其他质量都相同的情况下,粘度大的油墨比粘度小的油墨用起来经济。 粘度的测定必须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否则就得不到正确测量的结果。这是因为油墨的粘度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是把油墨的温度控制在25℃时测定,具体测法如下: (1)调匀待检油墨,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油墨加热(一般用热水加热,严禁放在火上直接加热),直到油墨的温度达到25℃。 (2)把流出粘度计(这里介绍4#涂杯计得用法)放在以调好的铁架台上。 (3)将烧杯里的油墨倒入4#涂杯计的底孔,倒满后,移开手指开始计时,直到油墨滴完为止。一般粘度应在40-60秒。 在实际生产中,除根据上面所谈的几点常规检测外,还要结合产品的某些特性和周围环境,再从其他方面认真检测,做到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争购得适合自己的油墨 |
[Top] |
|
论坛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