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版须知:凹印 |
![]() ![]() |
楼主-发帖时间:2022/12/31 16:51:50印刷常见问题:脏版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
|
脏版是网线版上网点与网点之间出现粘连、网点残缺、网点边缘积墨,造成网点过渡不柔和或小墨点影响整体效果。在柔版印刷中,最令人头疼的是网线脏版,脏版后,会造成外观难看、层次不清,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进程。如图4所示。
图4 脏版问题印样示例 我们在平时生产中也只是凭经验来解决脏版,但始终没有最直观的数据显示、分析,因此很难找出其最根本的原因,无法对症下药。 脏版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网纹辊与印版线数不匹配 网纹辊线数与印版线数的比例一般在1:6-1:9之间。 高线数的网纹辊相对与较低线数的网纹辊,本身送墨量就会减少。 如果其它因素不变,假如印版到承印物的油墨转移率为75%,那残留率就是25%。用低线数网纹辊给印版上送墨1g /㎡,经过一次转移印刷后印版上残留0.25g/㎡;而用高网纹辊给印版上送墨仅0.50g/㎡,经过转移后,印版上残留0.125g/㎡。这样印版上的油墨残留量就随之减少,减少了脏版的概率。 2. 网纹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过重 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调整网纹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时过重,使墨层在它们之间分离时,印版上的墨量陡然上升。这时即使油墨(印版与承印物之间)转移率不变,但印版上的油墨基数已变大;从而印版上的油墨的残留量变大,造成堆积脏版。 典型特征: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网点形状,其边缘有很重的边框,中间空心。解决方案:仔细调节网纹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要两边压力均衡,尽量减轻压力。由于给层次版上墨在版面上看不清楚,在调节时以两边压条为准,进行调节。 3. 双面胶过硬 贴版过程中,网线版使用了硬度偏高的双面胶。由于硬度越高的双面胶所能提供的压缩量越小,而网点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在从网纹辊上转移油墨的瞬间会把部分油墨挤压至网点的边缘,同样油墨从印版转移至承印物上时就会把网点扩张过大,导致网点与网点之间油墨的不规则桥接形成脏版。解决方案:改用更软的双面胶,后续需对该产品的每个色序双面胶使用标注完整,避免在重复订单中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4. 油墨粘度过高 生产过程没有控制好油墨粘度,粘度过高流动性降低形成脏版。油墨是一种流体,粘度是反应其流动性的重要指标,油墨的粘度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而且不能波动太大;另外,要保证使用正确配比的专用溶剂。在水性油墨印刷中还需要关注pH值的波动。 解决方案:调整到印刷适合粘度,墨桶里的油墨要经常搅拌,使墨筒中各个部位的油墨均处于流动状态;长时间印刷时,及时加入新墨,保持油墨良好的流动性。 5. 油墨干燥太快 油墨的干燥与所用油墨的特性和设备构造都有很大关系,就卫星式柔印机而言,色间干燥距离版辊和网纹辊很近。版面上的油墨会受到色间干燥热风的影响,如果油墨来不及转移就干结在版面上,造成脏版。现象:其网点颜色发白,油墨不实,部分边缘压印不出。解决方案:调整色间干燥风量和出风口的位置;在油墨中加入慢干剂;加快车速,使油墨转移率提高。 6. 湿压湿 所谓湿压湿就是前一色油墨表面未干透,后一色油墨就压印上来。造成后一色油墨在版面与承印物分离时,由于前一色未干透,所以后一色油墨的亲和力下降,导致油墨传递不良,版面上残留量变大。现象: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网点形状,后一色网点呈现大锯齿边缘。解决方案:加快前一色油墨干燥速度,在油墨中加入快干剂,并适当降低其粘度;或者在工艺许可的情况下,将需叠色的色组间隔开来。 7. 溶解不良 由于受车间湿度影响和其他原因,油墨中含水量过大变质,或溶剂平衡发生变化时引起溶解力降低,造成油墨转移率下降形成脏版。解决方案:更换新油墨,控制好车间湿度,检测评估好溶剂的平衡性。 |
[Top] |
|
论坛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