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膜版须知:吹膜 |
![]() ![]() |
楼主-发帖时间:2022/12/31 13:46:29怎样才能吹出好膜?吹膜老师傅的经验总结,请拿好! |
![]()
|
一 . 吹膜生产中的三个关键控制要点
01 吹膜生产中温度对质量的影响 塑化是否完全和均匀, 泡形是否稳定, 温度是主要工艺条件之一。 在生产聚乙烯吹塑薄膜时, 应根据原料的熔体指数( M I ) 和不同的产品规格, 选择不同的温度,一般熔体指数越大, 加工时所用的温度就越低, 反则就高。 如挤出机温度低, 则塑料粘度大, 薄膜透明度差, 易出现未塑化的晶点和云雾, 薄膜易拉断, 薄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 若挤出机温度偏高, 塑料粘度降低, 流动性很大, 薄膜开口性差, 易造成生产不稳定, 但透明度提高。 继续升温, 则物料过热分解, 薄膜发黄, 有黄黑焦点。所以温度不稳定会使泡形不正, 影响产品质量, 甚至造成次品。 02 对吹塑薄膜的厚度控制 薄膜厚度是质检主要指标之一, 影响厚度的因素有: ①机头设计型腔结构流畅, 无死角, 使物料流速一致均匀。 ②模口间隙均匀, 不偏中,并能得心应手地调节, 控制出料量的均匀。 ③冷却风环的吹风流量和流速也要稳定, 否则,薄膜冷却差的部分就要延伸变薄, 反则变厚, 利用风力来调节厚薄。 ④机头加热装置: 机头加热分布要均匀, 以保证模口处均等的树脂流量。否则, 温度高的部分薄膜延伸、膨胀变薄;反之变厚。 ⑤主机运转正常, 保证出料量的均匀, 牵引速度也要均匀。 ⑥外来气流影响, 在吹膜管冷却线下部位, 不允许出现外来风力波动引起的气流干扰, 可用塑料薄膜设帷幕。 03 螺杆转速对薄膜生产质量的影响 杆转速增加,塑料在机筒内停留时间短, 塑化不良, 薄膜出现塑化不完全的晶点,或是由于挤出量提高, 冷却部位不相适应, 也会使薄膜外观质量不好。 在生产中也有特殊情况出现, 螺杆转速的增加, 出料量也就增加, 而加热器温度并非继续升温,生产仍正常, 这是剪切热所致, 但总须与牵引比相匹配, 产品质量才能稳定。 螺杆转速降低, 有利于膜管冷却。在塑化不完全的情况下, 降低螺杆转速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转速低, 塑料在机筒停留时间长, 易分解。总之, 螺杆的转速要与加工原料、成品规格、温度等工艺条件相匹配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二 . 挤出吹膜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1 引膜困难 原因: 1.模头温度控制不当。当模头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造成引膜困难。 解决方法:适当调整模头温度。 2.模口间隙误差太大,模具加热周边温度不均匀,造成出料不均,也会引起引模不正常。 解决方法:调整模口间隙,检查温度不均的故障点,调整或更换加热器。 3.原料中混油杂质或配方不当 解决办法:净化原料、清理模头和机筒螺杆、调整配方。 02 膜泡不稳定 (1)膜泡摆动 原因: 1.塑化温度太高。 解决方法:适当降低机筒螺杆和模头温度。 2.冷却风环的冷却效果不够。 解决方法:更换冷却风环、更换冷却风片、调整出风口间隙、加大冷却风机风压和风量。 3.膜泡和人字夹板摩擦力太大。 解决方法:加大人字夹板夹角,减少膜泡与人字夹板的接触面。 4.机筒螺杆摩擦太大,自身摩擦温度太高。 解决办法:更换机筒螺杆。 5.模头温度太低,出料困难,膜泡跳动加剧。 解决办法:提高模头温度,增加螺杆转速。 (2)拉伸共振(也称“沙漏”) 造成原因:吹膜刚开始时由于熔融膜拉伸过快而变硬造成的常见问题。这样硬化过程使膜泡内的压力每隔2到10秒升高和降低,造成膜泡宽度的变化。 解决办法: 提高挤出机挤出量(提高螺杆速度和牵引速度)或者减少膜泡的冷却来提高冷凝线; 调整风环减少文丘里效应,将膜泡推离导流环。 (3)螺旋不稳(也称“蛇形”) 造成原因:冷凝线过低; 风环风口排出的气流呈螺旋状,使膜泡与导流环分离,造成5至10秒的波动。 解决办法: 通过提高挤出机挤出量(提高螺杆速度和牵引速度)来提升冷凝线; 检查风管。 (4)冷凝线震荡 造成原因: 环境温度骤升; 外围风量影响造成; 挤出波动; 内冷IBC故障; 供风的稳定性。 解决方法: 降低挤出机喂料段和第二段机筒的温度; 消除外围风量影响,则将风环和冷凝线之间的膜泡遮盖起来; 如果使用IBC内冷,则检查传感器高度。 (5)膜泡下垂 造成原因:冷却不足。 解决方法:提高静压力;降低冷凝线。 (6)膜泡断裂/膜泡颤动 造成原因:熔融膜拉伸过快、过远,产生应变硬化,膜泡从膜口断裂。 解决方法: 降低静压力,调整风环,降低冷却速率; 降低挤出机输出量,提高模口温度或熔融温度; 更换熔融指数高,不发生应变硬化的树脂。 (7)膜泡翕动 造成原因:膜泡内的总气量发生变化。 解决方法: 稳定风环内的膜泡; 降低挤出机输出量,提高模口温度或熔融温度; 更换熔融指数高,不发生应变硬化的树脂。 |
[Top] |
|
论坛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