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软包装,软包装的天下 下载APP 手机版
技术论坛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论坛 >> 复合 >> 干式复合过程中上胶量与成本控制技巧
复合版须知:复合
 
楼主-发帖时间:2021/3/15 16:00:06干式复合过程中上胶量与成本控制技巧
软包装杂工
  • 等级:
  • 金币:3243 元
  • IP:115.221.241.*
  • 注册:2021/3/9 10:06:49
一、胶黏剂的标定

1.为什么要进行标定?

在控制上胶量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同厂家生不同型号的胶黏剂,其性能有较大的区别,即使用相同的复合工艺得出的结果也不同。主要包括两方面:

(1)上胶量与复合强度的关系。同样的上胶量,复合强度就一样吗?上胶量越大,复合强度就越好吗?

(2)上胶量对溶剂残留的影响。考虑到以上两个因素,就有必要对每种胶黏剂进行标定,否则,一方面无谓地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怎样标定?

第一步:根据产品结构确定合适的上胶量,这点很重要。针对某种产品结构,对所选用的几种胶黏剂分别进行标定,确定各自需要多少的上胶量才能保证复合产品的质量,同时可以比较哪一种胶黏剂的操作性更好,更能节省成本。

第二步:确定工作液浓度或标定工作液黏度。在选择好上胶量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复合机的性能、现有涂布辊的线数和网穴深度、车间的环境等来确定工作液的浓度或黏度。

影响上胶量的诸多因素可分为易控因素和易变因素两大类。易控因素包括涂布辊的线数、网穴的深度、形状;压辊的硬度、压力;刮刀的角度、位置、压力;复合速度。易变因素包括胶黏剂的生产厂家、型号、固含量、原始黏度、流动性;环境的温湿度。

对于易控因素,我们可以凭经验很好地进行控制,但对于易变因素怎么办?

(1)若是以工作液浓度为参数来控制,要看30%或40%浓度时,胶液可操作性的好坏,流动性的差异、转移率的大小。

(2)若是以工作液黏度为参数来控制,先要对每种胶黏剂在不同黏度下对应的工作浓度进行标定,因为最终的上胶量(干基)是由工作液浓度来决定的,而不是由黏度决定的。然后再确定涂布辊、胶辊等易控因素。

3.标定的作用

对胶黏剂标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通过标定,我们会发现,并非胶黏剂的价格越高,使用成本就越高,有时可能恰恰相反。

二、上胶量对比试验

前面讲到是胶黏剂使用前的静态标定,生产过程中上胶量和成本的控制才是主要的。合理的上胶量就是既要确保复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又不会额外增加成本。

(1)在高工作液浓度下,如果胶黏剂的流动性不好,会增加出现白点外观质量问题的机会。

(2)高工作液浓度可节约溶剂,但如果涂布辊的网穴较深,也会增加上胶量。

三、标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上胶量及成本控制的规律总结如下:

(1)以工作液浓度为参数来确定正确的上胶量,在确定工作液浓度后,用工作液黏度来控制上胶量并作为一个监测参数,这种方法既科学又实用。

(2)使用高浓度、低黏度的胶黏剂能够降低复合成本。

(3)可选择高浓度上胶,但不要选择高黏度或过低黏度上胶,通常黏度控制在15~20s时,胶液的转移效果最好。

(4)高工作液浓度下涂胶时,可以考虑使用浅网穴的涂布辊。

(5)要注意温度、湿度对黏度的影响,特别是北方的厂家。有必要的话,夏天和冬天分开标定。
[Top]
  • 分页:
  • 1
  • 页次:1/1页 共1条记录 10条/每页
标题:
内容:
  游客发布

论坛版规: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法律法规。
  2、不得发布任何非法、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
  3、严禁链接任何政治、宗教、迷信等违法信息。

  • 天下软包装(127.0.0.1)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天下软包装,软包装的天下 移ICP备1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