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须知:标准 |
![]() ![]() |
楼主-发帖时间:2024/9/4 10:25:10耐高温蒸煮袋的产品标准和项目检测 |
![]()
|
我国的耐高温蒸煮袋产品标准,G810004-2008《耐蒸煮复合膜、袋》,产品的材料结构有所扩充,包括了PET/CPP、PA/CPP二层的透明型和 PET/AL/CPP、PA/AL/CPP三层的不透明型以及PET/PA/CPP三层的透明型,还有PET/ AL/PA/CPP四层的不透明型这三大类。
而在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方面,则增加了耐介质性、蒸煮后的剥离力和蒸煮后的热合强度这三个项目指标,取消了原来的耐油性项目,突出了该产品的耐高温蒸煮实用性。 但是,作为生产者和使用者十分关心的最能体现内在质量和使用要求即《外观质量》中的四个:1、折皱;2、划伤、烫伤、穿孔、粘连、异物、分层;3、热封部位无虚封;4、气泡不明显。物理机械性能中的九个:拉断力、剥离力、密封性、耐穿刺性、热合强度、水蒸汽透过量、氧气透过量、耐热耐介质性,再加上卫生性应符合GB9683的规定以及溶剂残留量不大于10mg/m2。在这几个具体项目指标中,尤以剥离力、热合强度、耐热耐介质性能和卫生性能这四个是重点,产品出厂前,这四个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和检测,只有合格才能出厂。 在这四个项目中,剥离力和热封强度,又有蒸煮前和蒸煮后的二种状态之分,蒸煮后的保留率需达75%或80%以上才合格,而耐热耐介质性,也必须在装入各种介质,经高温蒸煮后才能检测得到,因此,作为蒸煮袋材料的生产企业,就必须拥有高温蒸煮的设备和掌握高温蒸煮的工艺技术,否则,自己对自己产品的质量,没有经过高温蒸煮的考验,心里不会很有把握。 检测要求: a、耐热性及耐高温介质性: 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突出的不同点在于对蒸煮袋的耐热性及耐高温介质性做出了各自独立的试验要求。耐热性和耐高温介质性是2008版标准中的一个亮点指标,在耐热性中,要求使用温度为80 ℃以上的产品经耐热试验后,应无明显变形、层间剥离、热封部位剥离等异常现象。而在温度为80 ℃以上的产品时应经耐高温介质性试验后,应无分层、破损,袋内、外无明显变形,剥离力、拉断力、断裂标称应变和热合强度下降率应≤30%。 b、剥离力、热合强度、密封性、耐穿刺性: 严格按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中各种不同产品类别等级标准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合格后方能出厂。 C、卫生性能: 在国标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中的卫生标准规定:除溶残留量总量≤5.0mg/m2,其中苯类溶剂不检出外,用于食品包装袋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9683标准要求。各单种材料(基材、胶水、油墨)中的特定化学物质的指标应符合GB/T10004-2008中5.7表10的规定。GB-T.4.1原材料及添加剂卫生指标中还规定原材料应符合其相应原料的食品包装用卫生标准;添加剂应符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d、检测选样基本要求: 在一项工作单一次性完成生产中,没有改变任何原(辅)材料和各项生产工艺时,可选有代表性、特殊性的样品取样检测。 连续取样的数量应覆盖所有封刀的长度,才能有效避免局部封合不良的现象漏检。 包装袋试机正常后,由检验人员在调试正常后取样,试机袋中每排随机连续抽取数个样袋盛水封装后进行煮沸试验。调整热合温度、压力、机速,更换膜卷后应重新确认。 每一班次交接班后,应重新取样进行水煮性能测试。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处理。 正常生产工艺条件发生明显改变时,如机速、温度调整等,或換卷前后的成品袋,必须重新抽样或扩大抽样进行水煮试验。 |
[Top] |
|
论坛版规: |